Nikon KeyMission80
飛越死亡稜線
作者:邱豐謙 Jeff
Video by Nikon KeyMission 80

飛越死亡稜線

《作者:邱豐謙 Jeff》
從2013年「MIT台灣誌-中央山脈大縱走」的紀錄片中就聽過台灣有一條很嚇人的登山路線稱為-死亡稜線,從甘藷峰至中央尖山的橫渡路徑因地質破碎而名。11月初無意間跟朋友聊起近期要去這條路線,便興奮不已。雖然再過不到一個月就有個即將出生的兒子,但難得遇到實力堅強的團員,再三評估與考量下還是報名了這次的高級山岳路線。
「MIT台灣誌-中央山脈大縱走」從南湖大山、中央尖山、死亡稜線、甘藷峰,而這次我們一行六人、五天、總重132公斤的裝備、七個山頭、總爬升超過5000餘公尺、行走百餘公里的行程,這次我們從北二段進去。
  • 遠多志山(2888M,三等6312號)
  • 甘薯南峰(3157M,無基點)
  • 甘薯峰(3158M,百岳,三等6362號)
  • 中央尖山西峰(3412M,無基點)
  • 中央尖山(3705M,三尖,百岳,三等6015號)
  • 中央尖山東峰(3632M,無基點)
  • 多加屯山(2795M,三等2793號)
出發前除了準備公裝、公糧外也著手準備自己所需裝備,已經知道路途的艱辛就不再讓自己的裝備增加負擔。除了一般登山裝備外,行程記錄更是不可或缺的工程,至少我不確定同樣的行程會不會再來一次。就算如此,已經沈重到不行的背包一點也不想再增加多餘的重量,除了手機外還是希望多帶一個行程記錄產品但專業相機等設備就不在考慮範圍。
這次很慶幸帶了Nikon KeyMission 80記錄了整個行程,雖然畫面無法有太多的細節,畢竟很小一台僅供行程記錄使用,但掛在背帶上拿取與放置都非常便利。不然每次光從口袋要拿取手機又再放回去的時間就都拉長行程,實在是太不方便。至於要更多細節的攝影畫面又不想揹單眼重得要死上山(團員中有高手揹單眼上去,實在是太佩服!),我會去買一台類單或微單小相機補足這部分的缺憾。
攝於730林道9公里倒樹處by Nikon KeyMission 80

Day 1 打開了摸黑的序曲

原訂11月27號~ 12月1號出發的行程,在零星的小雨中心裡正盤算著會不會在集合點就取消?沒想到大家抱著不半路打退堂鼓的精神,還真的出發到最後倒樹的路口。一路上落石不斷崩落,看著似乎短時間內沒打算會停的雨中,團員的眼神開始疲累。 就算到了登山路口下車,也沒人想下背包出發。畢竟「死亡稜線」這名稱不是亂取的,誰也沒想拿生命開玩笑。就在我看過民主社會體現中最速的表決投票決定下,大家歡樂的將行程延至兩週後12月11號~12月15號。
感謝12月11號這天老天賞臉,中午抵達最後的倒樹9公里處分配完公裝、公糧,我們便開始了這次的「飛越死亡稜線之旅」。 從這裡開始一路到11.7公里的柵欄處才是進入「北二段」 真正的登山口,這天可說是此趟行程中最輕鬆的一段路。沿途平緩走起來不累人,這天踢了幾10公里後從17.8公里處的分叉口往下切693公尺的「耳無溪營地」才是今天紮營的地方。 從出發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幾乎每天都摸黑找營地、紮營,今天也不例外。
於730 林道by Nikon KeyMission 80
一路走到廢棄流籠處,看到這就知道距離登山口不太遠了。聽說以前車子還可以到這裡來,現在其實也有,到了環山部落附近的環清宮後再另外請人載近來,一次NT$2000就是了。
攝於730林道by Nikon KeyMission 80
透過KeyMission 80的特有的「旅行模式」所拍攝影像其實不算差,自動拍攝影像擺放的位置需要再做調整就是了。不然掛在背包上行走容易晃動或是歪斜,讓拍攝出來的畫面有點奇怪。
攝於730林道by Nikon KeyMission 80
走到這裡已經開始累人,但「特殊的廂型車」似乎還是可以開到這裡來,有點後悔沒有叫車了(哈哈哈哈)。
攝於730林道by Nikon KeyMission 80
好了,我們終於走到真正的登山口!看到這柵欄才知道走了這麼久,前面的路都不算。邁向「死亡稜線」的路程現在才算開始。
攝於730林道最後柵欄處by Nikon KeyMission 80
攝於730林道by Nikon KeyMission 80
下圖旅行模式拍攝的行程紀錄,一路抖下的碎石坡,下去之後便是前往今天紮營的地點。是說因為背的重,這一路下去讓我滑得心驚膽顫,沒想到這只是這次行程的一點點小菜。橫渡「耳無溪」後已經是晚上快要七點了,最後選在明天要出發的路口附近紮營,在都沒有一起爬過山卻默契非凡的紮營、烹煮後大家便快速準備入睡,好迎接明天超硬的1700公尺陡上行程。 可能是為了要減少重量,我們的大廚很大方的將一整包的海帶芽整個灑下去煮湯,一包剩下1/3的海帶芽也讓我們晚上的湯變成第二天早上的早餐。 雖然第一天從一早五點起床出發至今已經疲憊,可能是第一晚睡在溪邊又擔心頭上的落石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掉下,這晚是我第一個晚上徹夜沒睡。
攝於耳無溪by Nikon KeyMission 80
晚上的旅行模式拍攝也會在燈光不足的環境下自動打閃光燈,起先還不知道只覺得眼睛旁邊一直有閃燈,以為是側背包袋中的手電筒不小心按到而亮,觀察了一下才知道相機會自動打燈補光。只是因為行進間太搖晃,就算有閃光燈也很難能拍得到什麼照片。
攝於耳無溪營地by Nikon KeyMission 80

Day 2 只有更硬沒有最硬

第二天行程非常硬,應該是說這五天最硬的陡上行程。我們要從溪谷一路陡上1700公尺至今天的目的地-甘藷峰紮營。原本應該在甘藷東南鞍部紮營的,但我們這一行人每天都舒適的摸到八點才出發,加上要另外下切找路且天色已晚,就安全考量下我們決定迫降於甘藷峰頂。
攝於耳無溪上遠多志山by Nikon KeyMission 80
第一天應該是最舒適的夜晚,可能是溪谷邊的高低落差的流水聲音讓我整夜無法入眠。想說沒事別吃安眠藥的堅持下,整隊只有我沒吃也只有我沒睡好,對第二天超硬的行程不僅有些擔心。除了第一天之外,每天都有不同的挑戰等待著我們。第二天路上遇到一位獨攀甘藷峰的大哥,沒想到行程記錄的照片無意間將他拍了下來,而這些是我們五天行程中最後一位遇到的山友,接下來的時光就我們這一團六人生死與共了。
攝於遠多志山by Nikon KeyMission 80
好不容易走到「遠多志山」,但時間卻已經與原訂行程延後多時。因為大家前一晚睡前問誰有訂鬧鐘?也不知道是誰答「有」後就接著睡著,再起來已經是六點的事情,就這樣一直摸到八點大家才整裝出發。簡單用完中餐離開「遠多志山」後,聽說前方「大平台」有訊號,為了這個訊號大家彷彿看到希望般的奮力向前。也因為近期的娛樂新聞,我們整路上都在期待這「滿滿的大平台」呀~
攝於近甘藷南峰 by Nikon KeyMission 80
約莫下午兩點左右抵達甘藷南峰,聽說還要下切到鞍部再往上爬一段至甘藷主峰,在這裡就放下背包盡情的休息一下。看來今天要抵達甘藷東南鞍部的紮營處是有困難的。從甘薯南峰望去便是明天的行程之一「中央尖山」,大多都是從南湖大山的方向看過來中央尖山,比較少能從這個方向看到中央尖險峻的一面。從這裡望去,台灣第一尖的名稱更加令人心生敬畏。在這甘藷南峰處是個T字路口,往北是「死亡稜線」、往南是「鬼門關斷崖」這些名字也不知道是誰取的?可以再嚇人一點,總會讓人摸摸頭乾脆往回走的念想。這次我們就不去拜訪「鬼門關斷崖」,改往勇闖「死亡稜線」前進。
攝於甘藷南峰無三角點by Nikon KeyMission 80
第二天上到甘藷峰後天色已晚大概五點左右,雖還不至於摸黑但如果還想下到鞍部紮營就肯定得摸黑找路了。考量到路況不熟要找路的風險性,大家決定在山頂上紮營,是說在3158公尺的山頂上不管是氣溫還是風都冷的非常嚇人。聽說第三天的挑戰是上到「中央尖西峰」,這段危險地形與死亡稜線相比沒好到哪去,為了準備明天這段陡峭的爬升大家放下背包快速紮營,簡單用過晚餐後就睡了。但那陣陣的強風也沒能讓我好睡,應該斷斷續續也有睡個三、四個小時吧?在甘藷峰紮營後,便一路回想這一兩天的路程,從甘藷峰離開後便是北二段往北一段的冷門路線。一般來走的人要不就是對山林有過度的熱情,要不就是沒搞清楚狀況就來了,我想我是介於中間吧。
攝於甘藷峰至中央尖西峰by Nikon KeyMission 80

Day 3 誰都不想揹水的小番茄

第三天我們起了個大早,為了這山頂的美景逗留了多一點時間。 離開甘藷主峰後就是今天的重頭戲「取水」,為了這個取水的重責大任,前晚面對那甜美多汁的小蕃茄面還推來推去,誰吃了明天就加入取水行列。鑽入鑽出箭竹林海抵達甘藷東南鞍營地便是今天的取水地點,也是我們原本昨天要紮營的地方。也還好昨天迫降在甘藷主峰頂上沒堅持下來,不然這一路找路肯定替這趟行程增加了許多風險。
礙於我從第二天開始的雙腳破皮腳傷,也感謝隊友不計較的前去取水,一行四人就浩浩蕩蕩的出發為第三天與第四天的儲水準備。這天的路程雖短,說為了第四天的挑戰養精蓄銳,但這一路箭竹林海與陡峭的岩壁、碎石也沒讓人好過。從甘藷東南鞍上中央尖西峰那陡峭到幾乎是垂直的碎石岩壁更是讓人無法直視腳踏點的下方。下面這張是我在等同伴上去時在底下拍的,角度基本上就是垂直,一個沒踩好滑下去就GG了。有人說這裡的恐怖程度可與死亡稜線媲美一點也沒錯,每個人背負著25公斤左右的背包要從這段爬上去都是膽顫心驚,雖不願拉那不知道已被風化多久的繩索,但還好有那繩索可拉不然還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上得去。在這裡連休息等待的腳踏點都非常破碎與狹窄,就是在這裡我手中的相機差點就直落2000米外的谷底,我可是絕對不會伸手去救的!對危險地形有障礙的人是強烈建議絕不要輕易嘗試,沒有更多的技術裝備下可說是各自保命呀~
攝於甘藷峰上中央尖西峰處by Nikon KeyMission 80
沿途上看到裸露的中央尖山那尖尖的山頂都不禁讓我腿痠了起來,想到那將是明天的路程就繃緊神經。第三天我們沒有趕到天空營地去紮營,等全隊都翻上了中央尖西峰西後便選了西峰鞍部的幾塊營地紮營,雖說在鞍部但卻絲毫沒有避風的怪,那冰冷且刺骨的強風一陣陣刮來突然慶幸沒在-天空營地紮營,不然大家在外面飯都還沒煮好就都失溫了吧。
用過超級厲害的咖哩飯(還有新鮮的蘋果!)當作今晚晚餐後,開始重新整理自己的裝備。看了一下手機與KeyMission 80,一個是飛航模式還有68%的電力不奇怪,反而是KeyMission 80還有三分之一的電力令我非常意外,但可能是氣溫過低又或是海拔稍高,電池顯示的部分會亂跳,一下滿格一下剩一格。不管怎樣,第四天的行程非常重要,今晚說什麼都要充飽電才行。可惜這次沒經驗,不知道低溫下的電池耗損量都比較快而且所有機器都要以2A輸出充電才行,充了一晚上的電(1A輸出的行動電源)想說應該夠了,沒有全滿也有一半吧?!但電池顯示還是處於詭異的狀態下就無法判讀,沒想到第四天KeyMission 80雖然無法全程紀錄,還是讓我記錄到了整個行程最精彩的路段讓我感動萬分。
礙於營地實在是太狹小,我睡的地方稍有翻動便是一個大落差。整晚風從無法拉繩的這側吹來,讓我又是另一個徹夜未眠的夜晚,其實這晚沒睡對於第四天的路程我是提心吊膽。
攝於中央尖西峰鞍部 by Nikon KeyMission 80

Day 4 沒有飛越,但我們平安的爬了過去

前面三天的準備就是為了這第四天的重頭戲,從中央尖西峰鞍部出發很快的就到了死亡稜線的起攀點。在這裡我們做最後的休息,讓大家都做好充分的準備後開始我們這趟旅程的精華路段-「飛越死亡稜線」。那是四大段的橫渡路線,一段比一段驚險到最後還有一個直挺挺的煙囪式地形要攀越。我還因為背包太大爬不上去,要不是有隊友幫忙就卡關卡很久了。
攝於天空營地 by Nikon KeyMission 80
好吧,面對這整段真的危險到不行的地形,我們每個人都抖的要死。整路上哎哎叫的,我從最後一個休息時就不斷地祈禱 「拜託上天等等在我們橫渡時可千萬不要有一點風呀!」。不然在那危險地形上隨便亂刮一陣風,難保我們不掉下去幾個夥伴。 說也奇怪,或許誠心的祈禱上天真的聽到了,前面上死亡稜線的時候風陣陣的颳來,但到了整段橫渡可真的一點風都沒有。第一段崩壁雖然危險,但也還算容易,腳點踢一踢還能找得到腳踏點。第二段依靠著前面三個夥伴踢出來的路跡,走過去也不算太難,雖然不小心給繞的高位一點,從那滑下來有點嚇嚇怕這一滑就直接下去(誇張了),但也算平安。就是到第三段橫渡讓大家都抖了一下,雖然遠遠看去似乎有路線出來,怎麼當走上去後怎麼剛剛看的路線又都消失了? 過了快一半的時候我已經有點肌肉疲乏,剛好聽到後方另一位夥伴喊出:沒力!我心想糟了,我這邊還自身難保,在這極為困難的地勢上又都互相沒有任何確保,我該怎麼辦?!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只好趕快先求自保,等腳踩穩了之後看能做什麼協助吧。還好稍微休息一下,他也已經可以順利通過。這段橫渡就屬這段,真的是有驚無險。
攝於死亡稜線第一段橫渡 by Nikon KeyMission 80
攝於死亡稜線第二段橫渡by Nikon KeyMission 80
攝於死亡稜線第三段橫渡by Nikon KeyMission 80
攝於死亡稜線最後上攀點 by Nikon KeyMission 80
攝於中央尖山主峰頂by Nikon KeyMission 80
我們雖沒有飛越死亡稜線,但很感謝的全員平安橫渡。一路碎石與陡峭的岩壁讓每個人都走得戰戰兢兢,回程上我不斷思考一定還是能有更安全的橫渡方式,畢竟從事戶外活動「安全」是唯一考量。在終於踏上「中央尖山」頂峰後,大家也都累癱了。就算如此,全身的疲累也都在踏上頂峰的那一刻煙消雲散。我的KeyMission 80相機也在這時候跟我說晚安,好吧,也算有幫我記錄到關鍵的幾個時刻,若有機會再來我一定要全程攝影了!
第四天的路程雖短,但那緊張的氛圍與肌肉的耗損可完全不遜於前面兩天,也感謝上天讓我們全員平安。在第四天橫渡完後從中央尖山那瘋狂大陡坡筆直而下,我受傷的雙腳與膝蓋實在是吃不消,就算以直線距離算起來不算遠的「中央尖溪山屋」對我而言還是非常吃力。在完成了一天的困難地形橫渡後,接下來就是兩天的溪谷溯溪,雖然我也在帶溯溪活動但不同的是這次是穿登鞋。礙於我腳有開放性傷口的考量下,我可是賣力地堅持不落水避免傷口感染。但也因此有好幾次都幾乎是「獨攀」狀態,這次的行程中雖然一行六人但各個的腳程不同所造成的「獨攀」現象頗多,畢竟是高風險活動就算都是老手未來還是建議兩人一組比較好。

Day 5 回家,走不完的感覺很強烈

最不願意面對卻也無法逃避的第五天來了,又是總爬升超過1000公尺,又是超過20公里的路程讓我的腳傷實在是吃不消。這又臭又長回家的路可真的是走的萬分辛苦,但不走又不行。還好從這「中央尖溪山屋」一路出去那滿地的楓紅給灰暗的心情上了些色彩,在灰白的岩壁旁襯托出來的紅、黃、綠就更加鮮豔。只是第五天從中央尖溪山屋出去的路程溯溪路段實在太多,我走得又慢又小心,依然堅持不下水的雙腳感謝另一位夥伴不嫌棄的等待,互相幫忙度過幾個困難地形。很幸運的我成了全隊中唯一沒濕、沒落水的隊員,但也比原定時間又延遲了一些抵達接駁約定點。建議之後要來的朋友就帶雙溯溪鞋或輕量涼鞋吧,不然光找腳點與渡河路線真的要花不少時間。還有,我決定要加強訓練我的抱石技巧!
離開中央尖溪山屋不久,接下來的路程幾乎變成了完全獨攀。既追不上前面的隊友也看不見後面有誰跟上,路徑雖不算明顯也不太難分辨,獨自一人就慢慢的享受山林裡的寧靜與清新的氣息。為什麼喜歡上爬山,我想就都是在這樣的時刻讓我沈澱,讓我將混雜的思緒有機會平靜下來,讓我在城市裡起伏不定的心有個休息的角落。慢慢走著也到了南湖溪山屋,由於開始飄著細雨,匆忙吃過午餐後就急忙上路。由於前面兩個隊友實在走得太快,反正也不急於這一時三刻的就決定跟後面的夥伴一起慢慢走,互相等待總有個照應。反正接下來的路徑都已走過,有個概念不至於迷路。但著長長的路途還是對精神、體能與疼痛的意志力上是個嚴峻的考驗,也可能是接連著從第一個晚上就都沒睡覺,到第四天晚上加起來總睡眠時數也沒超過五小時的疲憊感將傷口的疼痛放大了吧?整趟路雖然平安地走了出來但回想一下也不知道自己是憑什麼走了出來,在嚴重缺乏睡眠、傷口的傷痛、危險地形的突破與漫長的路程,可能是意志力也可能是隊友們用心的照顧與幫助,但更多的應該是上天的厚愛吧。
好不容易晚上7:45分,全員終於平安的都坐上了接駁的專車。下山後我沒跟夥伴們一同去泡湯,礙於腳傷我選擇回家處理。也還好這決定是明智的,因為當我脫下襪子撕下前晚包紮的傷口時拿連皮帶肉的疼痛久久無法退去。回想起來,從第二天的開放性傷口好在有同隊的醫生夥伴用心照顧,但這一路的困難地形與路程,疼痛感卻是絲毫沒有減少。但休息一個禮拜後,傷口恢復差不多就又開始腳癢了,又開始想著下一個路線要去哪探險。

KeyMission 80介紹

攝影器材要輕(越輕越好)、要拍攝便利、要電力持久、要抗寒、要防水、要耐摔,在出發前花了不少時間在攝影器材上做研究。在毫無拍攝技巧可言的我,盲拍實在不是我的選擇。可惜的是市面上普遍的運動相機都是盲拍設計,要不就是電池無法持久。在多個條件設定下似乎Nikon最近上市的這台KeyMission 80非常符合我的需求,最後就簡單的介紹一下我這次的使用經驗。
整個過程中操作這台相機?(有點小到我不知道該不該稱它為相機)很順手,隨拿即拍且放入底座便進行休眠與行程記錄的功能在登山或者戶外健行的過程中非常強大。底座設計在拿取之間都非常便利,完全沒有因不易放回底座而容易脫手的困擾,另外加底座與機身上都有可以做繩索確保的環點讓我就算手殘掉落還能多一份保障。在「旅行模式」的設定上更是適合從事長時間戶外活動的族群一項非常便利的功能。只要在出發前設定好今日預定的行程時間,直接放入底座,機身便進入休眠模式。在預定的行程時間內會自動拍攝100張照片,或是自動製作30秒影片作為今日的行程記錄,就算到了晚上也有閃光燈自動補光的功能。 但我認為以登山健行這類長時間的活動來說,選擇照片拍攝的模式是比較合適的。此趟行程太多危險地形要過,KeyMission 80的隨手拿取紀錄更凸顯了它與其他運動相機的機能與優異。當然這不是什麼專業攝影器材,在細節的部分就不能要求太多,也因此我認真決定下次要帶一台類單或上山或是搞定手機的戶外配件讓我可以在特殊的的風景前隨拿隨拍。另外,影片拍攝上也十分滿意,唯獨可惜不能放在底座繼續拍攝,我想那是KeyMission 170的工作吧。KeyMission 80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高山上可能是氣候的關係,它的電池顯示非常詭異,但在充足一次電的情況下也撐到了第三天。且用1A輸出的行動電源充了一個晚上,應該有1/3的電力下,第四天早上的使用上也表現不俗。我稍微列了一下這台KeyMission 80的優缺點供大家參考:
優點:
  • 輕巧
  • 加上底座方便拿取
  • 行程記錄功能優異
  • 拍攝鈕方便操作
  • 轉盤功能容易操作照片與影像拍攝選擇
  • 電力持久
缺點:
  • 無法放入底座持續錄影
  • 夜間拍攝差強人意
Nikon KeyMission 80旅行環島單車登山族適合推薦!超薄 迷你 單手拍 運動攝影機